來源:山東埃爾派粉體科技有限公司發布日期:2021-04-10
粉煤灰主要替代水泥、礦粉、硅灰、超細硅微粉、超細石灰石粉等,應用于水泥、商混、PC\UHPC等各種建材,以降低成本并提高性能。尤其在大體積、自密實、高強、高性能、特種混凝土中使用效果更明顯。
從燃燒機理方面看,當煤粉氣流中煤粉受熱升溫時,顆粒將熱解或發生表面多相化學反應,發生熱解的溫度一般較低,而多相反應發生的溫度一般較高。當煤粉濃度較低時,顆粒升溫速度很慢,煤粉可用于析出揮發分的時間較長,但熱解產生的揮發分少,不足以引起整個煤粉氣流的均相著火,而氧量相對較多極易到達顆粒表面,著火只能是非均相的,因而著火溫度也較高。當煤粉濃度升高時,升溫速度加快,且整個煤粉氣流中顆粒析出揮發分也多,均相著火可能發生,因而造成了著火溫度的逐漸降低。當煤粉濃度很高時,煤粉氣流的升溫速度反而降低,煤粒在溫度不高時析出揮發分也不多,但是由于煤粉濃度很高,整個氣流中揮發分濃度增加較快。
粉濃度很大時,濃度的增加使得升溫速度明顯減慢,揮發分的濃度效應不足以抵消升溫速度的降低,這樣才出現著火溫度的提高。
Hertzberg在研究煤粉顆粒群著火時發現,不論對低揮發分的無煙煤還是高揮發分的煙煤,隨著煤粉濃度的降低,著火溫度都是先逐漸降低,而后在一定溫度處保持不變,只是揮發分含量較高的煤發生這一轉變的煤粉濃度較低。Hertzberg認為,高濃度下著火溫度的幾乎不變是受熱解控制的。煤粉設備有很多種,比如我們所熟知的煤粉機就是其中比較重要的一種。利用顆粒群均相著火的穩態分析方法很好地解釋了這一結果。作者的試驗在高濃度時也出現了著火溫度緩慢變化的現象,和Hertzberg的試驗結果是很相似的,只是作者所用的滴管爐加熱強度較Hertzberg的實驗裝置要小,在濃度降到一定值后加熱溫度需要提高。此外,從侯棟歧的一些煤種的試驗結果中也可以發現類似的現象。由此可以得出結論,至少在高濃度下著火是均相的。
煤粉濃度和著火溫度的關系在理論研究方面是比較活躍的。盛昌棟[3]從煤粉顆粒的能量方程、氣相的能量方程和一組輔助方程出發,建立了煤粉顆粒群著火的非穩態數字模型。它們都是一階微分方程組,用四階Kunge-Kutta法進行求解。計算分為三種工況:(1)僅考慮顆粒群在輻射加熱條件下的著火特性;(2)僅考慮顆粒群在對流加熱條件下的著火特性;(3)輻射和對流聯合條件下的顆粒群著火特性。從數值計算結果來看,如果僅考慮顆粒群受對流加熱的情況,煤粉濃度對著火溫度的影響是顯著的。
山東埃爾派粉煤灰加工處理設備使用電廠發電后的高溫余熱蒸汽作為動力,用蒸汽流磨機(簡稱蒸汽磨)將分選后的粗灰磨細。磨細過程在高溫下完成,對粉煤灰具有熱激發效應,還可以協同化學激發效應;再加上高溫過熱蒸汽具有粘度低、能量轉化率高、粉碎力強的特點;因此與傳統磨細手段相比,加工的產品不但成本低,而且活性高、需水量低、粒度分布可調等性能優點;特別是加工超細灰和超超細灰時,由于粉煤灰中超細微珠具有高強度極難加工的特性,采用蒸汽粉碎與傳統粉碎手段相比,不但成本極低,而且可以加工到傳統手段無法達到的細度。從而可以進一步提高粉煤灰利用率和附加值。